跳到主要內容區

計畫成果與社會影響力

1.5.1實踐社會責任,鼓勵師生參與(師生參與相關)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與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攜手合作,結合大學社會責任(USR)與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ESG)目標,推動可持續發展。此合作不僅強調環境保護,還重視社會責任與教育培訓,旨在提升整體社會的環境意識與參與度。雙方共同策劃了一系列活動,包括舉辦互動性強的海洋教育活動「鴻海親子日」,以提高員工及其家屬對海洋保護的認識;透過魚苗放流及生態調查,直接參與海洋生態的修復,增強社區對海洋保護的參與感;以及與產業界合作,提供專業課程與實習機會,培養具備跨域能力的海洋產業人才,以滿足未來市場需求。此外,智慧技術的運用在這些活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透過AI和IoT等技術,雙方能夠更有效地進行生態監測和數據分析,提升環境保護的效率與準確性。這不僅促進了資源的可持續利用,還為社會實踐提供了創新的解決方案。未來,雙方希望擴大合作範圍,探索更多的合作機會,以進一步促進環境保護與社會責任的實踐,並在智慧技術的支援下,為可持續發展創造更大的影響力。

1

1.5.2教學創新多元,重視回饋意見(教學活動相關)

透過規劃學生與和平島單位的駐點互動與交流,發現社區問題、探討並提出解決方案,並透過實際行動改善社區與商家發展,以啟發更多學生從不同的角度與立場協助地方永續發展,以達成SDGs11.a永續城鄉。透過永續發展與駐點學習課程培育永續發展概念與社會責任意識,在這一學期以永續發展與駐點學習課程協助學生參與大專洄游農村計畫甄選。 最後以經驗傳承與協同教學培訓獲得大專洄游農村計畫同學參與青年回鄉行動獎勵計畫申請。

本課程共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認識洄游農村與永續觀光概念,在教室透過書籍導讀(觀光人類學)與居民論壇,探討觀光人類學的觀點。透過有趣互動的教學方式讓同學認同本課程,並取得同學願意在通識課程投入的動機;第二階段為現地實察,透過老師帶領同學到現場了解社區發展概念,以及了解各駐點現況,讓同學了解駐點現場的有形與無形資源,透過場域實察讓同學意識到社區發展的潛力與困難;第三階段為駐點學習階段,50名學生分成十二組至駐點學習,協助駐點單位推動永續發展指標SDGs與發展永續觀光方案。透過與企業導師合作引導同學執行永續發展目標專案。

23

456

1.5.3深化場域經營,重視回饋意見(場域活動相關)

和平島USR計畫與基隆市產發處合作,發起基隆海洋產業創生計畫舉辦了基隆POP-UP展演活動,透過社會責任的實踐,促進在地共榮共好。本次活動聚焦於海洋文化的傳承與生態保護,並致力於提升基隆市的經濟活力與社區凝聚力。海大希望激發居民的參與感與歸屬感,鼓勵他們共同推動社會與經濟的發展,透過多項文化活動提高民眾對海洋生態的認識,並促進環境保護意識,培養下一代對海洋的珍惜與尊重。

基隆POP-UP展演活動吸引了大量民眾參與,並提供了平台讓當地藝術家及創業者展示其作品和產品,進一步促進了社區的經濟活力。海大通過提供技術支援與資源,協助在地企業發展,並引導學生參與實踐,讓他們在服務社區的過程中理解社會責任的重要性。整體計畫旨在激活基隆的經濟,通過聯合行銷及創業市集等方式,提升當地商家的曝光率,創造更多商機,讓社區與產業共同受益。海大的這些努力不僅展現了其社會責任承諾,也為基隆市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促進社會與經濟的雙贏局面,期望在未來繼續推動更多具影響力的計畫,實現真正的共榮共好。

7

1.5.4經驗成效擴展,促進交流對話(跨校活動相關)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與朝邦文教基金會於4月19日正式簽署產學合作備忘錄。以期未來在各種社區溝通及公民參與的議題上,透過透過各種引導的方法及對話力的實踐,協助海洋大學USR(大學社會責任)計畫能夠與地方所需要做更好的連結,並且建立對話溝通機制,致力實現共好的目標。這次合作協議內容包含共同辦理場域交流與對話相關活動、共同推廣對話影響力工具與模式等,將為地方社區帶來更多交流與發展的機會,以及為產業升級提供更多支持與動力。此合作的目地在於促進雙方的產學交流,透過朝邦基金會的對話引導專業,協助海洋大學在USR推動過程中所需要的引導及對話方法,共同推動地方創生與產業升級,並加強產學社合作,有效結合雙方資源,共同推動ESG(環境、社會、治理)與SDGs(永續發展目標),透過對話的各種工具共同推動大學社會責任與企業社會責任。

89

1011

1.5.5接軌永續發展,成果擴散國際(國際交流相關)

自2018年起,國立臺灣海洋大學與東京海洋大學攜手舉辦「臺日森川海」交流活動。每年,臺灣團隊前往日本岩手縣的宮古市進行交流。這座以漁業與海洋產業為主的城市曾因311海嘯遭受重創,但在臺灣的捐助與資金協助下,逐漸恢復了昔日的繁榮。本次活動旨在加強兩地之間的合作與互動,促進文化、經濟及社會的交流。

  團隊拜會了宮古市、盛岡市、久慈市的市長及岩泉町長,進行了正式會談,促進兩市在漁業和地方創生等領域的合作。團隊還參訪了當地的漁業設施、農業基地以及廢校活化的相關項目,深入了解其運作模式。

此外,透過與日本地方協力隊的互動,團隊觀察到了岩泉町的廢校活化和特色產業開發等成功案例,這些經驗對台灣的地方創生提供了寶貴的啟示,特別是在和平島的應用,展示了如何有效利用閒置資源以提升社區的經濟活力。在參訪過程中,團隊成員也觀察到社區的團結與災後重建的案例,展現了強大的社會韌性,這些經歷不僅感動了成員,也激發了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對未來的實踐能力產生了積極影響。

  此次「臺日森川海」交流活動不僅加強了台日雙方的合作關係,還為未來的地方創生計畫提供了重要的啟示與支持,並對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及實踐能力產生了正面的影響。

12

瀏覽數:
登入成功